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科举改制,八股归无!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科举改制,八股归无!(2 / 7)

学子初入学,暂以认字、拼音为主,可之后的课业呢?

朱厚熜的问话,不仅是问海瑞,还是在问整个内阁,事关国朝文化传承,内阁必定有所商量。

面对圣问,海瑞并不意外,沉吟道:“回圣上,社学又为幼学,臣等参考多家名门望族族学,愚认为,仅授以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四书中,以《论语》《孟子》为主,以《大学》《中庸》为辅,五经中以《尚书》《春秋》为主,以《诗经》《礼记》《易经》为辅,资治通鉴中,以《秦记》《汉记》《唐记》‘三记一百四十四卷’为主,以其他‘十三记’为辅,廖廖学识,为幼子所学,再之后,升学逐授八股。”

廖廖学识?

朱厚熜看着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朱衡深以为然点点头,便知道这群人是把“推己及人”了。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之一。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记录整理,共七篇,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

《尚书》:又称《今文尚书》,是华夏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

《春秋》:又称《春秋经》《麟史》等,是华夏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华夏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这样四本古今经典,圣贤心血所著文章,却被内阁认为是孩童该学会,甚至是背诵、烂熟于心的“基础”。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十九年而编撰完成。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

全书总共“十六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