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科举改制,八股归无!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科举改制,八股归无!(3 / 7)

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万字,其中,就属‘汉记’、‘唐记’卷数最多,字数最多。

在这两卷以外,内阁还多挑了个‘秦记’,虽然只有三卷,但这显然是让学子们为了铭记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兴衰。

《资治通鉴》的内容涵盖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其中不少是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

就主学内容,就高达一百五十万字,社学课时不过五年,也就是说,几岁孩童要从此一年要会背诵、熟读三十万字,平均一天,也有八百多字。

放在后世,高考作文才八百字,换句话说,内阁五阁老的意思,是让几岁孩童一天记住、理解一篇作文。

微言大义的作文。

这在内阁眼中,竟然是“格外开恩”,之后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内容,等到几岁孩童成长为十几岁少年,社学毕业,升学之后再讲。

在朱厚熜看来,就仿佛在说“你已经学会两元一次方程了,快来解开这个微积分吧”。

社学难,升学更难,八股文,这种灭绝人性的东西,根本就不该是人学的。

大明朝一亿多人,内阁阁老六部九卿大臣,小时神童,大时天才,这才是真正的“廖廖”啊。

推己及人是好事,可不能事事推己及人,不能以自己的“天人之资”来度天下的“过江之鲫”。

哪怕是高拱内阁足够“开明”,但依然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或者说,不愿意毁掉那个八股牢笼。

为天下启智,太花钱了,想一股脑儿把知识都灌入学子脑中,这又怎么可能?

“改制吧。”朱厚熜叹了口气道。

闻言。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便同时从绣墩上“弹”了起来,异口同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