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大部分学生虽然懂汉学,但这首诗还是有些超纲了。
有教授道:“陆教授,请您解释一下。这是您作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旁边就有人嘀咕:“不对。这是清初的文人钱谦益所作,名叫《后秋兴》。”
钱谦益算是名人了,
他的“水太凉”十分出圈。
陆时点点头,
“是。我刚才所吟诵的诗是钱谦益所作。”
现场又是一阵安静,
“……”
“……”
“……”
学生们面面相觑。
忽然,有人说:“那么说来,刚才的观点是汉人自己也认同的?”
此言一出,寂静被打碎。
学生们忍不住议论。
陆时张开双臂,
“各位,先听我说完。”
他环视一圈,说:“中国有韵诗、绝句,日本有和歌、俳谐。在赏析这类作品时,应当结合时代背景、作者心境,我想,这一点大家是不会否认的。”
如果只讲诗歌,那确实可以硬着头皮去否认,
但提到俳谐,就不得不认了。
没人吭声。
陆时便继续说道:“先看钱谦益此人。他失节降清,但对明朝念念不忘,资助了多次反清复明的活动。那首诗是他在听到南明桂王被害后写的。所以,明白了吗?”
很容易理解,
《后秋兴》是明显的借古讽今,
表面上说崖山,
实则,跟崖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钱谦益只是以宋亡于元来暗喻明亡于清,针对这个朝代更替的现象,和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内涵完全不同。
借助那句诗便得出结论,属实是拿冯京当马凉。
东大的师生们全都沉默了。
菊池大麓左右看看,心中焦急。
就在这时,内藤湖南又开始发话了:“陆教授对钱谦益的说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