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358章、整个江南难忘今宵

第358章、整个江南难忘今宵(5 / 8)

他布政使司一样的省,有利于大明提升对江南税赋的控制力度。

但从另一个角度,这确实是挖大明自己的根基。

后来的清朝之所以一定要拆分南直隶,那是因为他们外族入主的身份,过于强大的南直隶对于清朝的统治是更大的内忧。对此时的大明来讲,无非多花费一点代价,就能让北京获得极大的稳定支持。

现在朱厚熜是帝王,他站在帝王的高度思考这些问题。

现在朱厚熜是帝王,他站在帝王的高度思考这些问题。

在这样的时代,王朝的最高政治任务其实是保护耕地。朱棣其时一定要迁都北京,是在草原部族的压力下,必须从北面保护好大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一大块最好的耕地。

这块地一丢,大明政权就毫无基础,只会像南宋一样苟延残喘,最终消亡。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从北宋丢了燕云十六州开始,北方其实已经在外族治下四百余年。不把政治重心北移,最终北地是一定会胡化的。大一统王朝的概念并非那么牢不可破,时间的力量是恐怖的。若大明一直定都南京,北方并不会像现在这样牢固地心向大明。

改造一块已经丢了四百余年的地方上的人的思想,谈何容易?

想象一下,如果土木堡之变时都城还是在南京,现在便又是划江而治的格局。蒙元得到了北方土地资源和汉人农耕、工匠技术加持,会比现在难对付不知多少倍。而又进入到与南方并不属于一个国度的时代,多年后就再无大一统、同为华夏的认识。

从这种角度来看,朱棣对华夏的功劳,是堪称巨大的。

从这种角度来看,朱厚熜现在也要好好做决定:南直隶的问题究竟怎么处置?

继续守好国门,从北面加强大明的战略纵深、改造归化更多北地汉人甚至各族的思想,这都是万世之基。

但是江南作为经济和人口中心,也必须处理好。

主要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