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358章、整个江南难忘今宵

第358章、整个江南难忘今宵(4 / 8)

明不知多少官绅家里的私利有关。

张孚敬一个提议激起的波纹在往外扩散,但诡异的是,过年前这最后的一段时日,竟并没有多少弹劾张孚敬的奏疏呈上来。

“倒是走动得很勤快。”

朱厚熜看完了陆炳送来的在京百官每日行状奏报。

陆炳站在那里,静等皇帝的命令。

“最主要倒是南京那边的动静。”朱厚熜抬起头看着陆炳,“你让王佐往南京加派一些人手吧。这个年,就辛苦一下在南京的人。”

“臣领旨!”

让陆炳回去之后,朱厚熜站起身来,走到那新版的大明舆图旁边:“懋榖,再把张孚敬的奏疏念一遍。”

“是……”

江汝璧拿起张孚敬呈过来的奏疏,里面就是他对于设立淮扬布政使司的构想和利弊分析。

朱厚熜自然已经看过数遍,现在他只是继续思考。

舆图上,大明的疆域不像之前那些版本那么大,把许多实际没法加以控制的区域也囊括进来了。

因此,其中的南直隶就显得比重更大了。

南京国本几个字,其实不是说着玩的。

在交通不算便利的此时,什么地方是经济和人口中心,什么地方其实也就最适合成为政治中心。

经济重心的南移,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了明朝这个时候,理论上来讲,最适合大明的都城还真就是南京。而北京,实际只是南京通过大运河在北方的一块“飞地”。

北京的维持,要依赖以南京为中心的钱粮转运。

南京是帝国的经济和文化基础,北京实则是一个前线军事指挥部。

朱棣迁都北京,准确来说是只迁了一部分。北京加上南京,才是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完整的首都。

南京可并不像前面一些朝代里的“陪都”。天下税赋近三成、科举人才近半,这就是南直隶的强大之处。

从效率的角度,把南直隶降格成为像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