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江海潜寻 > 第107章 实验室考古·铜火铳·铅弹

第107章 实验室考古·铜火铳·铅弹(1 / 4)

2029年元旦收假后,围堰之中,研究工作有序展开。

围堰防渗,河床干爽,考古队员们倍感安全,各自都忙着手头的工作。

为了给实验室考古提供最佳的现场环境,考古队暂时没有打捞沉船。因此,被命名为“长江口四号”的这艘苍山船,仍然保持倒扣原状,呈一定的坡度。

当然,为了沉船的安全,他们已经对船体进行了处理,不会因暴露在空气外,而遭到氧化腐蚀。

一连数日,张驰、耿岳都站在沉船跟前做数据扫测工作,下一步,他们要对沉船进行模拟还原,做出复原模型。

另一头,郭超仁的听力已经完全恢复,他和检测科主任卫康,正对着一件火铳和几颗铅弹做研究。

这只火铳,是在打捞出水文物时,就提取出来的,铅弹则是最近才挖出来的。

在挖铅弹之前,郭超仁便预测到了这个情况。在对船体细加观察后,郭超仁得出两个认识:

一是,船体中发现了几面“钱”字旗,这可能是弄清船主的一条线索;

二是,船体上有不少弹孔,这说明作为战船的苍山船,被敌方的热兵器击中过,那么在江底中必有不少铅弹。

要挖铅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因为体积不大;再者,江底有很多卵石,铅弹和它们混在一起,辨认难度很大。

这可不是分开黄豆、黑豆那么简单。

不过,这可难不倒王逸少,他当即教授了经验:卵石轻,铅弹重,它们的颜色也不同,铅弹有金属质感,并且偏白。

道理都懂,但在筛查铅弹时,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卵石数量太多了,一抓一大把,还裹着泥沙。有了泥沙的“加持”,铅弹和卵石的重量差,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为了节省时间,除了目测、手掂,考古队员们,也抓起大把泥沙卵石铅弹,放入水中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