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唐的学子需要有人指路,我这里的书籍是最好的。”
见侄女答非所问,李泰也干脆不问了,熊大趴在一旁正睡着,它还没从冬日里的寒冷中恢复活力。
李孝恭也盘腿而坐,如同入定一般。
自从春明门没了之后,长安城更加热闹了,东市的朱雀大街一直延伸到了原本的朱雀大街外,整个东市扩大了三倍不止。
有些事不用官府去做,长安城的居民就会自发地将房屋迁出来。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坐在长安城外,卖的是骊山的书籍。
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行人的注意。
毕竟骊山的书籍在关中有不小的名气。
有人花了三十钱买了一卷,仔细看着,越看越移不动脚步,这上面的内容很生涩难懂,不过确实是现在长安城没有的学识,比如说这里对辩证法的阐述,以前没有见过。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学子与学子之间口耳相传,来买书卷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互相借阅和抄录的。
一时间,来买书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大声念了出来。
原本没什么人的官道边,此刻已成了一个道场,这里站满了人。
书卖完了,张清清便离开了。
这些学子还留在原地,继续品读着这些骊山的书卷。
张清清手里的书是最新的骊山学识,是爹娘亲自编撰的。
李孝恭走得很慢,他摩挲着下巴的胡渣道:“你好好的一个郡主,你爹娘都是关中最富有的人了,还要靠着卖书为生吗?”
李泰摇头道:“那也不至于吧。”
张清清解释道:“河间爷爷,魏王舅舅,其实我想要创业,我要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她还晃了晃手中的钱袋子,钱袋子沉甸甸的。
这一天她就赚取了三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