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后记(三)

后记(三)(4 / 7)

各路使者冷眼旁观,这是背信弃义的高卢人应得的。

唐人是最崇高的身份,当年征伐大食人,高卢人背信弃义,私自扣下了西方的圣城。

现在唐人的怒火,高卢人也该受着。

新罗使者金春秋又一次来到长安城,他向这位新天可汗提出了自己的意愿,愿意用整个倭奴地界来向大唐换取新罗人在大唐的户籍。

从此新罗人也是唐人。

此事得到了中丞许敬宗与中书令岑文本两位内阁的支持,马周与褚遂良弃票不发表看法,在岑文本的支持下,许敬宗要求礼部准备新罗人再次渡海东进的事宜。

即便是大唐还有种种处理不完的麻烦,在对外的国事上,大唐一如既往地强横。

大唐的外交就是这样,在外人的眼中,唐人善于讲道理,但他们又不喜欢讲道理。

在强大的国力面前,根本就不用讲理。

朝堂还有许多争论,诸多的国策需要制定。

而在长安城内依旧是一片的祥和与热闹。

长安有了很多关于骊山的故事。

骊山成为了一个传说中的地方,有人说骊山是个很美丽的仙境,在骊山的人都能够长命百岁。

这天,张清清骑着熊大,拖着一个小车,一路来到长安城外。

她的身边有河间郡王与魏王李泰陪着。

张清清摆了一个铺子,并且摆上了不少的书卷,她是打算来这里做买卖的。

李孝恭对这位小外孙女听之任之。

她最终目的是要做更大的生意,与皇帝谈生意,改建大唐的皇宫。

为此她觉得自己需要积累一些经验,一些小小的实践。

李泰也是无可奈何,问道:“袁道长都这么大年纪了,你还是不愿意做他的弟子吗?”

张清清收拾好铺子盘腿坐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