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科技尽头 > 202 潜移默化

202 潜移默化(3 / 8)

上院士还是上双院士。后者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科学院跟工程学院都觉得宁孑可以入选。

事实也的确如此。

作为最年轻的菲尔兹数学奖跟图灵奖获得者,如果不能加入科学院,那科学院就是笑话。同理,宁孑在实验室里还做出了一系列成果,不管是硅碳异构三维芯片,还是庞大的负质量材料,都足以让他纳入工程院的视线。

毕竟材料学、计算机学科这一类都能归属于工程技术学科领域。

作为未来华夏最年轻的双院士,以及在其多面研究领域都都能一言九鼎的成就,宁孑未来想要推荐谁为院士,反对的人肯定不会太多。

更不用说获得成就之后还能重新分配住所,提升居住环境,等等针对家庭的奖励措施了。

说白了,科研人员也是人,是人都有着对名利的追求。

能出成果,还能拥有未来,足以让所有实验室负责人做事时都动力满满,哪怕是带学生都认真专注了许多。因为在这里导师不需要花费精力出去跑项目,甚至宁园也不建议导师去跑项目,不管是想要赚钱还是想要得名,都不如直接接宁园发布的任务,行动逻辑自然就不一样了。

导师带出的学生越优秀,也意味着能有了更趁手的帮手。尤其是那些接了几个任务的实验室,实验室里优秀的学生,那可都是宝贝。尤其是在跟工厂对接需要出差的时候,能够独挡一面的学生可是能为导师赚到不少宝贵积分的。

当然这对许多考研只为混日子拿张文凭就行的学生是极为不友好的。

因为导师对具体成果要求高了,对实验室的关注度自然上升,不管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各个都开始抓进度,对想混日子的学生态度自然不一样了。得过且过的心态,在这里已经完全行不通。

以前实验室里嘴甜一点找人代代试验,有事请假不参加组会,说不得碰到好说话的小老板也就湖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