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跟其他高校招揽的那些华夏高端研究员们自然也要充分利用。围绕着充分利用负质量材料跟自行走机器人的资料,宁孑在三月辅助下,正将这些资料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课题,通过发布任务的形式,丢给数以百计的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接了任务之后,则需要在考虑这个时代工艺水准的前提下,在实验室给出这些技术工业量产的可行性分析跟报告。
这是一个相当繁琐的工作。
毕竟三月保存的许多技术资料并不能直接用,原因无他,毕竟其资料中许多技术细节是建立在数十年打造的工业基础之上的。最优解并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这部分技术细节必须得单独挑出来,让现在的研究员跟工程师们想办法解决,尤其是得想办法解决那些量产方面的问题。
没错,研究中心发布的任务都是直接跟工厂结合的。出了实验室成果只能拿到一部分积分,实验室成果出了之后研究中心会启动程序跟相应的企业展开业务洽谈,谈好之后实验室就得派人去厂里盯着,从试生产环节到正式生产环节全程参与。协助厂里的工程师解决量产技术问题,才能拿到所有奖励。
真要说出起来,这要求明显过线了。
但宁园给的的确足够多,积分达到晋级要求不但能兼并扩大别人的实验室,增添各种设备,拿到丰厚的奖金跟自主研究资金支持,还能在每三年一次的综合评定中,总积分在前百分之二十的研究员还能直接被宁园推举为院士。
尤其是最后一条,对于诸多年轻科学家来说绝对是极为诱人的奖励。
毕竟以宁孑目前在学界的地位,是有资格给出这种承诺的。
都在一个圈子混,大家的消息都很灵通。今年增补院士其实已经开始,已经开始传已经很多年都不问外界世事的老院士今年都专门写了推荐信,至于是推荐谁,就不用说了。
现在唯一的疑问是这次宁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