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了。
但在大型研究中心这边,大老板每次组会都从不缺席。实验室进度抓的又紧,每个人的任务都分工得极为细致,谁拉胯了一眼就能看出,组会上的报告没有经过认真的准备,分分钟能被火眼金睛的大老板识破,随便几个问题就能让人下不来台……
毕竟现在不努力耽误的可是未来导师能上院士的机会,有几个大老板会不上心的?
即便是已经是院士的博导们同样也动力十足。
因为研究中心安排的诸多项目中,可是有着极为前沿的项目。
比如负质量物质的基础研究工作,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是很容易出成果的。说不定针对性的研究,得到一些发现,未来就能在国际上评个奖呢?
如果有前所未有的新发现,指不准一个诺奖就到手了。
这可是拿诺奖最好的机会,因为在体大大型研究中心有着独一无二的机会,外头的人可是没有机会接触到同类物质的。
这同样不是什么秘密。
短短一个月时间,全世界已经有500多家各类实验机构向宁园提交过申请,希望能参与到负质量物质材料的研究中,但都被宁园直接拒绝了。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许多之前经常受邀出国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大拿,都接到了国外相关研究方向的友人电话,打听通过何种方式能获得或者加入负质量物质的研究。这也并不让人感觉到意外,不管是处于何种目的,这都是很正常的请求。
不止国外,国内其实也是如此。
许多之前双旦大学物理、材料相关专业,本来接到了宁园的邀请,经过思考之后,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学校的教授跟研究员们都坐不住了。后悔的情绪肯定是有的,不过再后悔这个时候也晚了。
套用宁孑在世界天文学高端论坛上的话说,想要研究相关的内容,除了加入宁园之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