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的作者。
起码期刊的态度还是很好的。
但这些说辞都是直接在网络上公开的!
这就着实很恶心人了。
更重要的是,当《自然》杂志社在官网推出这次投票,很快便吸引了更多媒体的目光。
毕竟谁不喜欢搞排名这种事呢?
人类潜意识里是有着竞争意识的,这也是哪怕普通人都会对一些榜单感兴趣的原因。
而更多的媒体已经嗅到了商机,甚至已经开始暗地里跟最可能入选的几家实验室联系,开始竞争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全球转播权。
如此热闹的科研界盛事,必然可以吸引无数的目光。更别提关注这种科学实验的往往还都是那些高资产人士,期间的广告肯定好卖,只要能参与转播,肯定能赚。
看吧,当在有心人的助推下,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个程度了,谁都骑虎难下了。尤其是上榜的实验室,如果这个时候要求《自然》把自家实验室从榜单上撤下,这不就代表着自觉竞争不过其他九家,所以就不丢丑了?
更别提许多科学家还真想看看,宁孑是怎么远程指挥的,能复现他们根本无法成功的试验。
……
不得不说在有心人的助推之下,这盛世终究如三月所愿,搅动的全世界都热闹起来了。
尤其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已经不止是学术界,连普通人都开始关注之前宁孑的那篇论文。当时拍摄的试验画面更是开始疯狂的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传播着。
关于引雷跟精准落点的科学讨论更是出现在各个角落。
甚至欧美好几家知名媒体还专门做了专题节目。请来了相关学者,作为正反方辩论宁孑论文中的理论究竟是否正确,以及人类是否真的已经具备了征服雷电的能力。
连带着都已经快被人们所遗忘的特斯拉线圈又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