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被无数人翻了出来,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如果特斯拉当年没死,也许人类已经可以拥有近乎无限的电力资源。
普通人尚且如此,学界内部就更不用说了……
不停的哗然好几拨了……
一些生性谨慎的知名物理学家们面对找上门的记者,已经不愿意对这次事件发表看法,如果实在躲不过去,一定要评论,也开始含湖其辞。
当然也有性格火爆直接的,依然会对着镜头大肆炮轰宁孑组织了一场闹剧,让科学成了儿戏。
尤其是当消息传入到华夏网络上,宁孑的名字也再次被挂上了热搜,甚至比上次还火。
毕竟上次从头到尾宁孑都没有发出过自己的声音,全都是无数网友在那里自嗨。
但这次宁孑起码回复了《自然》期刊一封邮件,而且还被全部公开了出来。更早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放到了华夏网络上。
字里行间那桀骜不驯的姿态,顿时又让宁孑拥有了一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粉丝。唯一遗憾的大概是,宁孑甚至没有微博,哪怕已经上过两次热搜,也从来没在互联网上现过身。
更没有回复过网友们哪怕一句话。
大家对于宁孑最深刻的互联网印象,大概就是曾经被华清劝退,以及那张跟有为集团戈东树和另一位不知名老板的合照上——一个看上去挺帅气的天才少年!
并不是媒体不给力,事实上想要采访宁孑,甚至想要邀请宁孑入驻的媒体很多。
包括微博在内已经很多次试图能联系到微博,并邀请他实名认证,哪怕只是申请一个账号挂在那里,也能引流无数。只是可惜根本联系不上。
对于一个陌生电话基本不接,哪怕接了听到来意也直接挂断,发电子邮件不管言辞多么恳切,也是一直石沉大海的人来说,越努力越会让人觉得加倍挫败。
同样,国内学界也已经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