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芭比q了!
所以,想实现批量生产,难就难在这里!
不稳定呀!
搞钣金折弯的,最怕的是碰上不同炉号和批号的材料,板厚厚度不一样,材料软硬也不一样,老是调工艺参数,烦死了。
钣金工程师,最烦的就是碰上这种情况。
搞钣金生产的工厂,肯定会要求稳定的板厚。
特别是汽车主机厂,自动化程度高,要求钣金稳定,否则想实现自动化生产就很难。
此时,质量工程师已经把测量数量测量出来了。
“每隔200毫米,测了12个点,都是2.01毫米!很棒!”
游标卡尺最小读数就是0.01毫米(副读尺50个刻度,0.5mm/50=0.01mm)
想再测量得更精准,必须其它更精准的测厚仪器了,但没必要。
“粗糙度合格!特别光亮耶,0.4以内了。”
质量工程师用肉眼判断,可以通过反光面和手摸来进行判断,想用仪器测量,非常麻烦。
其它的,还要测量水平度,即数米范围内,凹凸不平的误差情况。
测量完之后,再测量硬度。
因为铝合金6009比较软,测量硬度使用便携式维氏测量仪。
差不多半个小时后,厚度、粗糙度、水平度、硬度等主要指标测量完成,质量工程师测量完成。
测量好这一炉号,2号生产区域的6009板厚也冷却了。
这名质量工程师再进行测量,不同炉号之间,主要看厚板的差异。
2号炉,厚度2.02毫米!
非常不错!
质量工程师最怕1号炉是2.10毫米,然后2号炉是1.90毫米,虽然都在公差范围内,都符合厚板要求,但实际公差已经达到0.2毫米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