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却是悍主在位,行径凶恶啊!”
李彦道:“善德女王和春秋公在位时,新罗确实慕我大唐华盛,毕竟我大唐不比新罗骨品制度,高门寒士都可为官,华夷子民皆慕皇恩,故而有都官郎中金良图,宁为唐家忠魂,不为骨品贱奴……”
这话听起来舒服,李弘对其印象更深刻了几分,微微颔首:“好!”
李彦接着道:“如今的文武王金法敏,则贪欲难止,屡屡染指百济故土,还妄想得到高丽之地,若是天恩久久不达,仁德难施,其生民凶顽本性恐将复发,辽东半岛又将动荡不休,生灵涂炭啊!”
李弘眉头一扬,听出意思了:“元芳之意,是让我大唐尽纳三韩苗裔?”
不愧是圣人,能将灭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李彦微笑道:“臣确实有过考虑,以我大唐国力也足以办到,只是具体过程并不简单,陛下可愿听臣分析一下贞观初年时,我大唐对东突厥的战事?”
李弘有了兴趣:“灭东突厥的,正是你祖父李公,朕愿闻其详。”
李彦道:“我祖父当年能率唐军灭东突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贞观元年,突厥受天灾严重,‘其国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皆死,人大饥’,游牧之民看天吃饭,抗灾的能力极弱,这是很致命的。”
“其后突厥麾下的铁勒诸部反叛,尤其是薛延陀部落,实力不俗,回纥部落也起兵叛乱,还有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分歧严重,越来越不和睦。”
“也正因为有了上述的原因,颉利可汗把自己的牙帐迁到阴山,一方面是草原内乱不断,避避风头,另一方面也是防备我大唐占领漠南。”
李弘被大儒名师各种教导,虽然没有这般全面梳理,但也是有所了解的:“朕记得当时臣子们就提议发兵突厥,被太宗否决。”
李彦点头,提议出兵的是以萧瑀为首的一批臣子,提议暂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