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1635汉风再起 > 第二九五章 泰安

第二九五章 泰安(4 / 7)

谷粒和穗轴及颖壳的固着强度密切相关,谷粒的固着强度又与作物种类、品种、成熟度和湿度有关。据测定,小麦比水稻、籼稻比粳稻易脱粒;成熟度高、湿度小比成熟度低、湿度大的易脱粒。

脱粒装置对谷物脱粒的机械作用过程比较复杂,在某种作物脱粒时常以某种作用力为主,也有靠几种作用力的作用来完成脱粒,一般有冲击、揉搓、梳刷、碾压等。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脱粒工具为连枷和石磙,前者是靠人力敲打脱粒,后者是用人力或畜力拉动石磙碾压脱粒。这两种脱粒方式,不仅有些费时费力,而且对谷物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和浪费。

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在谷物脱粒的农业技术方面,并不比中国先进,甚至直到18世纪末,脱谷的方法也几乎没有改变,无非也是畜力拖动石磙进行碾压、揉搓的方式进行。

而王忠毅提出的脱粒机原理却是大大超出这个时代所有脱粒技术,他借鉴了开元棉纺厂发明的一种羊毛清洗机的模式,通过一系列推导和验证,画出了一份最新型的谷物脱粒机构造模型,并将它交给了“永裕”粮食加工厂,进行进一步的研制。

这个新设计使用一个强有力的鼓,上面装有拍打器。通过使劲地拍打,谷物的外壳被除去(此前的试验机器只是搓谷子)。这个试验性质的脱粒机器依靠人力驱动,每小时可以加工一百到一百二十公斤小麦,比传统的连枷和石磙,效率足足提升了两倍有余,而且对谷物颗粒也没有丝毫损伤。

若是,这个机器再建造的更大一点,脱粒的粮食将会更多。当然,要是能将其配备成畜力带动,效率可能还要提升数倍。甚至,将这种机器安装在水车旁边,或者设法接入蒸汽机,那效率更是会呈几何提升。

从工具到机器的演变和进化,意味着更高效率的提升,更是大工业发展的前提。机器相对于那些普通工具,更加复杂和更有效率,也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