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零五章 陕西问题的根结

第一百零五章 陕西问题的根结(3 / 7)

秦明督战,由京兆府攻打秦凤路治所凤翔府。

之前,大量京兆府溃兵涌入紧邻的凤翔府,导致后者人心惶惶,士气极为低下。

秦明出兵后,知凤翔府事刘清臣当即遁逃,秦凤路经略使李复开城投降。

旗开得胜,秦明决定乘胜西进,继续攻下凤翔府以西的秦州。

然后,其部遭遇了李彦仙。

李彦仙正是大同第一次讨宋时,自散家财募兵三千进京勤王的李孝忠。

其人被朝廷通缉后,在永兴军路转了大半圈,最后落脚河中府,化名李彦仙,为与李纲政见不和的赵野出谋划策。

大宋灭亡,同军加紧了对永兴军路的渗透。

新宋北道总管赵野、鄜延经略使王庶、环庆经略使王似等人却各自为战,相互都不买账,根本无法统合力量防备同军接下来的进攻。

恰好此时陕西五路宣抚使范致虚诚心招募文武人才,李彦仙乃弃赵野投范致虚,计划说服后者以驱赶夏人的名义统合陕西诸路兵马。

可惜,其人慢了一步,落到了善谈兵事的赵宗印后面。

并且,李彦仙还与明德相公相性不合。

范致虚受不了李彦仙谁都看不上的傲气,李彦仙也看透了范致虚干啥不行的本质,二人相处没几天,便不欢而散。

看清陕西诸多帅臣的嘴脸后,李彦仙终于认清现实。

其人乃前往渭州,招募义军,北上镇戎军抗击入侵的夏军。

之后的几个月里,李彦仙凭借超常的军事天赋,多次带人成功袭扰夏军,名气越来越响,队伍也越打越多。

夏人最后撤军退回怀德军内,既有同宋建交担心受到两军夹击的顾虑,也有确实不堪李彦仙骚扰的原因。

在此期间,李彦仙被秦凤路经略使李复授予官职,命其协守镇戎军。

同军攻打解州、绥德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