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进展快也有进展快的弊端。
战后,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同军第三军军正牛皋的面前:
如何处置数万西军俘虏(有不少兵卒战败后直接逃回家中躲藏,暂未列入统计)?
宋夏两国边境拉锯战长达百余年,不仅严重破坏了直面夏军的陕西诸路农业基础,也使得这些地方常年保有大量的军事人口。
这些人大部分出自耕战一体的本地百姓,其中又有不少人数代都在吃军饷或享受应募免税政策,早就习惯了刀口舔血的生活。
同军要想有效治理陕西诸路,除了要针对本地实际改进土地政策外,还必须想办法消除本地百姓遭受的战争创伤。
毕竟,大同反对的只是恶习难改的陕西将门军头,却从没有想过不给其底层军民活路。
当然,这里面又有大量工作是民政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牛皋来说,暂时只需要考虑数万俘虏的整编问题。
说起来也不复杂,无非就是集中筛选、打散整编、遣散安置的老办法。
只不过相对于其他各地宋军,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要更长一些,不能一股脑把不合格的兵员全部遣散回家,使其成为新的治安隐患。
结合当前实际,牛皋整编西军之前,增加了一个“初选”环节。
就是把成编制投降的西军兵马拉出来,攻打同属西军序列的秦凤路宋军。
问题就出在这里。
经过简单重编的降军认清了形势,自然不敢再耍大爷脾气找牛军正要“御甲钱”,但作战意志也相当薄弱。
北线由周通督战,由邠州攻打泾原路泾州,遭到了泾原路统制曲端的坚决抵抗。
周通性格比较谨慎,虽然连续组织了三次进攻都未能突破长武防线,但全部伤亡加起来也就千余人,并未造成大的损失。
南线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