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七十章 越理越乱的大宋朝堂

第七十章 越理越乱的大宋朝堂(3 / 7)

旬日后,童贯等人果真相继而去,仅留下蔡京父子继续随驾扈从太上皇。

恢复祖制,惩处奸臣算是大宋朝臣们唯二能够达成共识的朝政大事。

可即便是要惩处奸臣,除了蔡京、童贯这等大奸“众望所归”没有疑问外,对其余奸臣的认定也难以形成一致意见。

大宋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奸(位)臣(子)肯定不止蔡京、童贯等寥寥几人,除恶务尽,要做就做到底。

问题出在“谁是奸臣”的定义上。

很明显,不同的人对“奸臣”有不同的定义。

由是,每日的朝会便充斥着吵闹、攻讦、甚至谩骂,基本没有精力研究正事。

众臣们为了分辨谁是奸臣而斗志昂扬,只想清净的赵官家却是一个头两个大。

赵桓是真的想早日结束朝堂乌烟瘴气的状态,以安心做个“好皇帝”,再不用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却因天赋实在有限而无能为力。

其人根本没办法分辨相互攻讦的臣子究竟哪个是忠臣,哪个又是奸臣,只能任由他们这样吵闹下去。

或许,嗓门最响,得到他人支持最多的臣子应该是忠臣吧?

但太学生陈东就是因为嗓门最大,也最能得人支持。

结果,这贼子却鼓动民众暴动,杀了朕的内侍!

在赵桓的纠结中,前往开封府迎接中宫和皇长子的首相赵野总算回来了。

可其人却因为被众言官弹劾而只能待罪府中,无法主持朝务为皇帝分担政事。

这种形势下,趁着天下兵马勤王而擅自攻击黄州守军的淮南东路军头李成、聚众抗税的荆湖北路妖人钟相等人造成的地方危机,则几乎无人关注。

相关路、州的急奏接连送来,全淹没在一堆弹劾奏章之中。

即便偶尔有人提起,也不及其他的事务重要,很快就会被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