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七十章 越理越乱的大宋朝堂

第七十章 越理越乱的大宋朝堂(4 / 7)

偏题。

幸好这些乱臣贼子还知道畏惧朝廷天威,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李成、钟相等人得知同宋两国已经媾和,朝廷有余力平靖地方后,便以各自的实际控制区为界,相继停止了主动扩张。

如此一来,朝中就更没有人再关注这些其实并不远的危险了。

反正大宋的主要矛盾永远在朝廷,只要能够解决朝中的分歧,地方上的些许动乱都不是大问——

咳!

至少,现在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徐泽了。

赵桓遵祖制用贤臣,是希望四海升平,朝中和睦,努力做个“好皇帝”。

现在的情况显然没法让他如愿,其人担心再这么折腾下去,不用正乾皇帝再率大军前来,大宋王朝就会把自己玩死。

于是,心力憔悴的赵桓只能顺应人心,罢免了上下都不满意的太宰赵野。

而以“都人倾望”的中书侍郎范致虚出任首相,期望其人对得起偌大的名声,能够有所建明。

可惜,范太宰人如其名,致虚而不务实,坐而论道的水平极高,做实事的能力却还不如其前任赵相公。

无论对大同关系问题,还是大宋内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抑或亟待解决的各种危机,范致虚都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真被皇帝问急了,范相公便以是“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之类的扯淡话敷衍天子,听得赵桓肝火直冒。

而且,此公还与年轻的次相吴敏政见不合,双方颇多冲突。

一日,诸宰执于政事堂议事。

首相与次相针对一道奏章的批阅意见相左,争执不下。

范致虚抖起首相的威风,决定不理次相,提笔就准备直接签署意见。

吴敏见状,讥讽其人是“明德相公”,只需签署“明德”二字即可。

范致虚当然知道自己究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