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七十章 越理越乱的大宋朝堂

第七十章 越理越乱的大宋朝堂(2 / 7)

不彻底斗倒他们,不甘心做笼中鸟的太上皇便随时都有复辟的可能,所有依附于新君赵桓的臣子也难得安寝。

实际上,自道君禅位跑路以后,朝中便不断有臣子上书弹劾蔡京父子和童贯等人。

赵桓深恨蔡京等人,还在做太子时便想拿下这些奸贼。

但其人在此事上还算理智,清楚自己羽翼未丰,临安又危在旦夕,事有轻重缓急,一直忍着没有下手。

直到同军退兵后,赵桓才下诏:

蔡京特责授中奉大夫、守秘书监、致仕,河南府居住,童贯特责授左卫上将军,致仕,池州居住,蔡攸特降授太中大夫、提举安陆州明道宫。

结果,便如石沉大海。

蔡京等人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自己离开道君将会是怎样的下场。

这些奸臣便以各种借口拒绝奉旨领罚,不肯离开已经回到江陵的太上皇身边半步。

有大臣担心夜长梦多,上书建议皇帝遣南阳府尹聂山为荆湖北路发运使,然后寻机“密图之”。

赵桓从其议,当即宣聂山进殿并付以此任。

聂山不敢辞,乃请捕贼诏书并南阳府使臣数十人以行,皇帝亦许之。

由此,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彼时还在尚书右丞任上的李纲得知此事,前来劝阻。

“使山之所图果成,惊动道君,此忧在陛下;使所图不成,为数人所觉,万一挟道君于东南,求剑南一道,陛下何以处之?”

赵桓也确实担心这样的局面出现,乃被李纲说动,并询问李相公对策,后者答:

“不若罢聂山之行,只明着贬低童贯等人,乞道君去此数人者,早回銮舆,可以不劳而事定。”

李纲的建议其实是麻痹、分化这些奸臣,再逐步剪除道君的羽翼。

赵桓半信半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重新下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