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激荡1980 > 第119章

第119章(3 / 7)

韩国的出口总额还不到香港的零头。但在朴正熙的大力发展下,韩国的出口额只用十年时间就反超了香港。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大力扶持电子和重工业,结果成功培育出了三星、lg、浦项、现代等一大批世界级企业。

而反观香港,其工业化巅峰是在1970年,之后便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衰落之路。没错,香港工业的衰落不是始于八十年代,而是从七十年代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其中的典型案例是纺织业,欧美国家从六十年代开始,逐步对纺织产品实施了越来越严格的进口配额制度,于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香港纺织业很快遭到了重创。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香港轻工业发展碰到了天花板,对此感触最灵敏的自然是香港的企业家们。于是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大量香港企业家逐渐转型成了香港地产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港英当局对发展香港工业没有兴趣?

因为殖民政府的核心工作,是维持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不是发展本地的经济。甚至在殖民当局看来,以华人为主导的香港工业要是崛起太快,会使得华人的力量难以控制,最后危及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所以,英国人才会吹嘘所谓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换句话说就是我不给你们扯后腿,让你们自由发展,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中国古代有苛捐杂税猛于虎的生动比喻,所以总有许多人认为,税收少的政府,就一定是好政府。

其实这是一种极为愚蠢的观点,判断一个政府合不合格,在于其有没有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只要收上来的税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税负的高低并没那么关键。按照后世的许多统计标准来看,中国是全世界税负最高的国家之一。

结果中国的工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非但没有破产,反而一步步发展成了世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