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肯定是要阅读大量这个领域文章的。
而读完了别人的文章后,在设计实验,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或多或少就会用到其他人的想法,有时候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别人看似没有帮你什么,但其实你已经是站在了其他人的肩膀上。
从道义上来讲,也得感谢一下别人的贡献。
那怎么感谢呢?引用他们的文章。
在参考文献之后,就是顶级期刊都要列明的作者具体贡献。
许秋就按照每个人实际的贡献进行了标注。
至于学妹,她和学姐一样,之后让她们都去帮忙改改最终版的文章就是了。
完成了《科学》文章初稿,许秋将它拷贝到u盘中,前往218找魏兴思汇报。
魏兴思收到消息,满脸喜色的从许秋的手中接过u盘,说道:“蛮快的嘛,快来给我看看。”
因为只有2500字,篇幅比较短小,所以魏兴思选择一次性读完。
大约十分钟后,魏兴思阅读完毕,他长呼了一口气,说道:“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现在看你的文章我都不用改了……”
顿了顿,魏兴思继续说道:“工作上就差效率了,16%……我们应该可以做到吧。”
许秋斟酌了一番,点点头说道:“大概率是可以的。”
魏兴思“嗯”了一声,沉默了大约五秒钟,突然转头看着许秋说道:“要是这篇《科学》文章能够顺利发表的话,之后课题组里有机光伏领域相关的文章,我可以给你挂通讯作者……我只要这一篇单独通讯就够了。”
许秋挑了挑眉毛,和魏兴思对视过去。
见魏老师不像是在试探,许秋便点点头:“好的。”
按照惯例,一作加通讯的待遇,基本上只有非常强势的博后,或者已经有正式教职的课题组小老板,才有机会可以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