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63 《科学》初稿完成,魏兴思的提议(求订阅)

463 《科学》初稿完成,魏兴思的提议(求订阅)(7 / 11)

中报道的相匹配。

也就是说,要等什么时候器件效率到16%才能去送样检测。

文章的末尾,许秋暂时引用了30多篇参考文献。

其中,《自然》、《科学》加起来引用了六篇。

不过都是短评类型的,许秋并没有看到近些年有机光伏领域实验工作类型的《自然》或《科学》文章发表。

《自然》大子刊的数量有八篇。

一方面,叠层器件发表在《自然》大子刊上的工作还是蛮多的,有六篇。

另一方面,也包括徐正宏之前idtbr材料的《自然·材料》,以及自己刚刚发表的《自然·能源》。

nc有四篇,包括自己课题组的一篇,徐正宏的一篇,还有国外两个课题组发表的两篇。

自己课题组的那篇nc,许秋引用的是学妹的那篇h43给体材料的工作,没有引用自己3d-pdi的那篇。

毕竟学妹那篇做宽带隙给体的,还算研究领域相关,自己的那篇是做pdi的,研究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引用过来就有些吃相过于难看了。

剩下的不到20篇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am级别的文章。

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都是许秋精挑细选的一区文章,没有一篇是二区。

在引用过程中,许秋尽量做到除了自己课题组外,其他相关领域的课题组雨露均沾。

这也是科研圈的潜规则。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发表一篇文章的时候,尤其是高质量的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要覆盖细分领域下尽量多的研究者。

不然,说不定你的文章就到人家手里了,对方扫一眼参考文献,看到你都不引用我的文章,就直接无脑拒你……

而且,客观来讲,也确实应该把所有相关的研究者的工作都引用上。

因为,在做一项工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