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范公堤 > 第四章 民为邦本

第四章 民为邦本(3 / 10)

“对啊!不可能煎得出!”

“就算海潮这几日退下,赶着再摊场,也来不及!”“这个地能摊吗?都是碱!”“就是啊,老牛也耕不动。”“淋卤更困难。”“时间也不够。”“真交不出,只好也去逃荒了。”“瞎讲,你可别自作主张,我们听老大的!”“对啊,老大有办法吧?”“申请减盐课吧?”

亭丁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吴耐也被大家说得不吭声了。众人对困境对未来茫然无绪,海潮灾害的劫后余生中讲到盐课只有焦急、担忧、懊恼、沮丧、无望,一双双眼睛望向吕小淘。吕小淘避开众人渴盼的目光,转头看向范仲淹,说:“范大人你知道,本朝晏殊大人曾任西溪镇盐仓监?”

范仲淹点点头。吕小淘提这个事,当然不是聊天不是谈史不是炫耀西溪,而是希望解决很实际的问题,他想减免盐课!

“晏殊晏大人?做过西溪盐仓监?”滕子京一拍大腿,“我怎么没听说过?哎,范兄,你这个位置看来了不得!身负朝廷重望呐!”

晏殊是谁?大宋第一传奇人物。十四岁时被张知白推荐给皇帝,与一千多名进士同场廷试,第一个交卷,被赐同进士出身。复试时考题有赋、诗、论三题,他看了题目就奏曰“臣尝私习此赋,请赋他题”,皇帝喜他诚实不欺,命为秘书省正字的官。十四岁的少年啊,才学品格折服皇帝!之后一路圣眷隆厚,皇帝指派直史馆老臣陈彭年照看其学业,历太常寺奉礼郎、太常寺臣、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现在已经是翰林学士,迁升左庶子,是皇帝身边最受信任的重臣。传闻皇帝问他个事情都是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晏殊回答时则将小纸条夹在答复中一起上呈皇帝,极体贴周到,不枉皇帝信任。

“盐仓小吏,正史懒录,”范仲淹笑了笑,“怕是晏大人自己都不记得了。”

“不会的!就是九年前的事,也是因海潮毁了农田盐场,晏大人为我等请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