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鲜明的军士手持火把在军营间游弋防护,数量不定的暗哨潜伏在各个角落。
两万多人的军营防护严密,不给人半点夜袭的机会。
此等盛况若是被孔融见到了,一定又会大生感慨。
自打孔融接掌北海国以来,麾下兵马数量从未超过一万人,像如今精兵两万五千多人的情况却是从未出现过的。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太史慈从单骑闯敌营的勇士一跃而变,成了手握万余兵马的郡国大将,期间,虽说离不开孔融的大力栽培,可若是没有李贤三番两次的帮衬,太史慈也绝不会像今日这般惬意。
兄弟之情早已经结下,任何虚伪的话语都是多余的。
这一夜,太史慈与李贤秉烛夜谈,“维中,曹操向来狡诈,你认为他会不会玩什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
李贤皱起眉头,道:“你是说,曹操有可能攻打我们北海国?”
“不错,你杀了卞喜,又败了夏侯渊,俘了于禁,于情于理曹操都不会放过你,眼下,虽说曹嵩死在了徐州,曹操叫嚷着要为父报仇,可谁也不知道曹操的目标究竟在哪里”
李贤深以为然,道:“曹操兵多将广,若是他兵分两路,你我难免会顾此失彼”。
“那么,留谁驻守?留下多少兵马?留在何处?”
孔融已经把救援徐州一事完全交给了李贤、太史慈二人,这种毫无猜疑的信赖让人很是感动,越是如此,肩负着北海国安危的东莱军、北海军越不能掉以轻心,万一曹操玩个声东击西,主力攻打北海国,余部假意讨伐徐州的话,北海国绝对防不胜防。
自古以来,被动的防御永远需要提心掉胆,因为你不知道敌人会从何时何地出现,漫长的等待甚至会耗光人的斗志。
思来想去,无论留下多少兵马,李贤都觉得不合适,忽而,他一拍脑门,嘴里喘着粗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