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232章 曹孟德的自信

第232章 曹孟德的自信(2 / 5)

北海,北海国也同样需要徐州军,只要孔融脑子没有坏掉,就一定不会拒绝双方联盟抗曹的建议。

没过多久,孔融亲自出迎。

甫一见面,各自表达了钦佩仰慕之情过后,孔融便与陈登一道入了国相府。

陈登懒得试探,他单刀直入主题,道:“敢问国相,如果曹操兵寇徐州,不知北海国可否出兵相援?”

孔融已经从李贤、太史慈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而陈登在附近的郡县颇有名望,爱惜羽毛的孔融不愿给其留下不佳的印象,当下便直剌剌地应道:“我与陶恭祖相交莫逆,北海国又与徐州唇亡齿寒,若是曹军叩边,我北海国责无旁贷”。

即便早有准备,可当孔融亲口应诺的时候,陈登还是觉得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他都算是完成了使命。

“都说孔北海仁义无双,今日方知传言不虚!”

达成一致之后,陈登与孔融相谈甚欢。

此时,李贤的兵马已经到了朱虚城。

朱虚与齐国、徐州、泰山三地相邻,是北海国内有数的兵家必争之地。

再往南就是徐州的地界了,已有兵马近万人的太史慈不敢贸然出击,万一与徐州军发生了矛盾误会,最终受益的只是曹军。

虽说徐州已经与北海国休战了,可前一阵子,陶应刚刚惹出了祸端,两万兵马被李贤好生教训了一顿,这种情形下,双方心中都有芥蒂,任何一个误会都有可能再度引发一场战争。

李贤率军抵达的时候,太史慈正在操演军马,听闻徐州的使者已经在回返的路上了,他们二人便放宽了心。

只要有徐州使者作陪,如何行军,如何补给,这都不需要考虑。

恰好,东莱军长途跋涉了几百里,也需要好生休整一番。

当天夜里,朱虚城外篝火连天,一座一座的行军大帐聚拢在一处,遥相呼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