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肠忒好。”郑夫人道,“不过是个家学中掌塾的,一下子就是二百两,太过了。就是为了老七读书,也用不着花这许多。”看了看吴姨娘又道,“老七肯读书,吴姨娘带得不错。”
吴姨娘忙堆上笑脸,满面诚恳:“谢太太夸奖。太太知道我出身不好,我一直怕影响君怿。还好这孩子爱读书,我也不敢有什么奢望,只求他懂事明理,知道忠孝悌义就好。”
顿了顿又道:“老爷在时,是极疼他的,总巴望他有些出息,说过让他去参加科考的话呢!我想等个两年,待先生说他真能考了,去试试也不是坏事。”
当年徐鹏举写了徐君怿之名去申请袭爵,徐邦瑞是后来听内阁里高拱说的,魏国府中除了他们夫妻,并没几个人知道。俞碧珝被吴姨娘说得疑惑起来,难道,当初并不是吴姨娘唆使的?真的只是老爷一时糊涂?
所以在老人临终幡然悔悟之时,园子才会改名“愚”园?
郑夫人隐约听过这茬,具体如何究竟不知,难得吴姨娘低眉顺眼地讨好,便含笑道:“老七怎么也是我们徐家的爷们,他哥哥做着魏国公呢!真喜欢读书,直接上国子监,让邦瑞办个荫监总不难吧?犯不着真去挤那科考的独木桥,怪辛苦的。”
“太太恩典!”吴姨娘喜道,“有太太这主意,君怿也就有个奔头了!若是能成,也算是完了老爷的一点心愿。”说着抽出袖中的帕子拭了拭眼角。
俞碧珝含笑望着并不接话,国子监荫监最好的前程不过六七品的外放,吴姨娘当真这么容易满足?
“自家人有什么客气?就是我不说,邦瑞一向最有分寸,当然会看护弟弟。”郑夫人叹道,“这个倒是不用愁。我只怕,他们兄弟都昏了头,要一起栽跟头呢!”
“栽跟头!”顾氏吓了一跳,凑近前来,“怎么可能,我们徐家!”
“太太是说,”吴姨娘迟疑地问道,“沐家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