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古老大大地却不相同,早在战国时期,血统论就被抛弃了,而后更是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世之言,后来,又有人言‘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中华大地上,历来都是军事政变为主,若是不控制住军权,哪怕一个小兵,他也是有机会当上皇帝的。
因此,对军权,历来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也因此,才有了枢密院制度,大都督府制度,军委制度。明朝文官的崛起,只是昙花一现,是历朝历代中仅有的一个短暂现象。
而事实也证明,当文官集团掌握了所有权利,失去了约束后,带来的不是文明和进步,而是疯狂的偷税漏税,疯狂的窃取国家利益,疯狂的为自己家族篡取特权。
枢密院制度,起源于唐朝,之后一直延绵到元朝,直到朱元璋废除枢密院,建立大都督府为止,时间延绵几百年,中间的历程一言难尽。
不过,朱由检并不是想要重复历史上的枢密院,枢密院发展到宋朝,已经非常的庞大而臃肿,却没有多少实权,并不适宜此刻的大明,那样的机构复现出来,只是给文官换一种行事掌握兵权。
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到了后期,经常都是宰相兼任枢密使,一开始分宰相兵权的意义已经没了。完全达不到他想把军权控制在自己手里,用以遏制文官集团的意图。
具体要怎么做,朱由检还没想好,但至少大明的开国皇帝们给他留了个很好的基础——御马监,有这个总比赤手空拳从文官手中抢夺权力要好的多。
当然,朱由检没想着这次就从内阁手里夺权,想要夺回兵权,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次的斗智斗勇。
他现在完成的,只是一个心理建设,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对于提升内阁的地位已经没了抵触心理。
打定了将军权从兵部手中夺取回来后,朱由检对提升内阁的地位已经没有抵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