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个在府城,一个在镇上当掌柜呢。”
“你们俩口子日日在地里刨,赚的钱却是归了那恶婆婆,你大伯子、二伯子两家赚的钱可也给了你们婆婆?若要分家,你们家总要多分几亩田的。”
陈氏问的话一针见血。
张桂花苦笑道:“这么些年,莫说他们拿钱交给婆婆,每每回家过年,还要从家里扒拉不少拖走呢。”
“算了,你那婆婆心都偏胳肢窝了,如今你也搬出来了,将来好好过日子就是,娘这些年养鸡好歹换了些银钱,给你先拿去使,左右你弟还没有讨媳妇,娘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左右家里有余粮,明年喂两头猪换了银钱,也好给你弟娶个好媳妇。”
陈氏的话提醒了张桂花。
“瞧我这记心,一说起这些事到把最重要的事给忘了。”
她刚站起来,一旁的刘稻香已开口:“娘不用看了,你刚才跟外婆婆说话这会儿,我已把屋前屋后都看遍了。”
张桂花伸手点点她的额头,宠溺地骂道:“就你是个事精儿。”
又转头小声对陈氏说:“娘,咱弟在家书里捎了些银票回来,拿了一百两给我,让我去置办嫁妆,另外给娘备了五十两银票。”
“拿钱给你置办嫁妆,是他该做的,若非娘当初的私心,又怎么会害得你......”
陈氏一提起这事就很难过,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她最终还是偏向了自已的儿子。
之前张桂花没怎么回娘家,她以为是自己闺女将自己恨上了。
“娘,你放心,他给得起我自然要得起,弟弟在家书里说了,他如今可是发达了呢,在外头做着生意,一年到头也是有小丫头伺候着,出门也有牛车可坐,吃的虽不是山珍海味,却也比镇上那些富户家不差,还有啊,娘,这五十两银票您先收好。”
陈氏摆摆手,说道:“我一个寡妇要这些银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