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不知道妹妹是个什么性子,虚伪势利两面三刀精于算计。但她总想着,好歹是自家姐妹,在京城唯一的娘家人,便一再容忍宽纵。却忘记了那句古话,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小朱氏,便是如此。
“母亲,将修黛送走吧。”
叶家休妻后,陆温怡是头一次在婆母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鲁夫人一心想攀着谭家,给他儿子谋前程,如今更是连丝毫亲戚的情分都不顾,竟说出让修黛入门为妾的话。说到底,不过还是想着攀附。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她儿子玩世不恭游手好闲,这辈子是混不出个人样来了,撑死了四品官儿,便是祖上烧高香了。且胆小怕事,风流好色。这样的人,莫说要修黛给他做妾,便是他鲁家三媒六聘,八抬大轿的迎娶为正妻,谭家也是不屑的。”
这一点,谭老夫人是认可的。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鲁夫人已知当日事端,怕是不会就此罢手。但有风吹草动,受害的还是修黛。”陆温怡虽不喜欢谭修黛,但若谭修黛真给鲁元良做了妾,她脸上也无光。而且就鲁夫人那嘴脸,她看着都恶心。谭修黛好歹是她小姑子,岂容那样势利的小人欺负?
陆家人大多都护短,自家人便是犯了错,关起门来怎么处置都行,断不许旁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修黛送走,吃斋念佛青灯古佛。毕竟她背了那样的罪名,这般作态也可算做赎罪。如此一来,世人也会宽容些许,不会再落井下石。鲁夫人再行作祟,便会显得刻意陷害,旁人只会唾弃,更不会相信。”陆温怡为了这个小姑子,也算是尽心了,“虽然清苦了些,但总比事情败露,唯有死路一条要好。”
无论如何,活着总是最好的。
而且谭修黛那个性子,让她吃素念佛,磨一磨性子也好,省得将来闯出更大的祸患来。
谭老夫人舍不得女儿受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