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晋国是庞然大物,如果在秦军全力攻取汉中之时,晋军突然乘虚而入,向西进犯关中,秦国便会面临两线作战的战局。两线作战,是任何一个军事统帅都不愿面临的。秦国军力有限,两线作战,两线又都不能放弃,那便等于是亡国了。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要同时做到这两点,不仅要准备充分,还要等待时机,三分靠人事,七分却要看贼老天的脸色了。既然入蜀如此艰难,秦国君臣便只好按捺住心中的躁动,陪着笑脸儿,全力应付晋国和蜀国,每日里送往迎来。脸上带着迷人优雅的微笑,心中却在滴着血,骂着娘。
在春秋的下半场,秦国与蜀国保持不错的关系,南线无战事,与晋国之间的摩擦也少了许多。只是一直天不随人愿,蜀国始终提防秦国,晋国也始终对秦国虎视眈眈。日子就这样过去,一天接着一天,一年接着一年,寒来暑往,老秦人生老病死,入蜀仍然只是意淫。
春秋到了尾声,战国悄然而至了,在等待了许久许久之后,入蜀终于有了希望。
公元前476年,做了十四年秦公的秦悼公终于死了,他的儿子秦刺龚公即位。秦刺龚公在位三十四年,秦国国力强盛,西讨绵诸,北攻义渠,实在是一代有为之君。在他即位的第一年,立刻派出几支人数众多的使节团,到蜀国、晋国、楚国、越国、义渠,通知秦国新君即位,同时奉上厚重礼品。此举是战国诸国间的通例,表面儿看并没有什么异样。
秦国有意示好蜀国、晋国是在诸国意料之中的,晋国强大,蜀国曾经吓得秦人胆战心惊。可是联络远在天边的越国,这事儿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子诡异的味道儿。这说明秦国始终没有放弃进军中原的打算,希望在秦国起兵之时,遥远的越国能够闻弦歌而知雅意,在背后拖一拖晋国的后腿。笼络北方的义渠,是希望秦国用兵之际义渠能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