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圣人经典的康熙,心里很不好受:“听说南方还有许多土地,还可以再开发。如此一来,岂不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曹继武摇头:“大元中国,几乎统一了整个东亚。经过四百多年的历程,能够开发的土地,已经没有了。所以目前的一万万亩土地,已经是东亚可耕种土地的极限。而且按照荷兰人的标准,目前南方的许多山间水田,属于无用之地。东亚真正称得上良田的,据他们估算,只有六千余万亩。”
康熙吃了一惊:“荷兰人?”
曹继武点头:“南方的许多田地,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山林密布,道路不便,放水困难,开发成本太高,属于得不偿失的土地类型。如果是荷兰人,根本就看不上。”
佟国纲不以为然:“听说这个荷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不是经商的嘛,怎么扯到种地上了?”
曹继武:“目前全球,荷兰商业最为发达,但他们的土地管理技术,也远胜华夏。荷兰南洋殖民地,种植甘蔗、橡胶等等经济作物。所以华夏号称农耕大国,但种地的看家本领,早已被人家荷兰人超越。”
佟国纲连连摇头:“大清草创之初,一旦稳定下来,一定不比荷兰人差!”
曹继武叹了口气:“荷兰人南洋种水稻,亩产也在五百斤。汝宁府最好的水田,只能产出四百斤。这多出的一百斤粮食,大哥难道要用嘴吹出来?”
佟国纲哑口无言。
荷兰人的土地管理技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混搭,农业产品的丰富以及质量,远非华夏所能想象。
自先秦之后,华夏儒家文明体系之下,技术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有所倒退。即便大清稳定下来,还是以前的老一套种植方式。而人家荷兰人,商业经济的带动之下,农业一直在进步之中。所以今日种不过人家,到了将来,更种不过人家。
康熙有些不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