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样,是因为曹继武超强的实力。曹继武的实力,足以让济朗、多尼等人忌惮。长沙城的牛刀小试,就连洪承畴也自愧不如。
所以有实力的曹继武,尽管是一个小小的千户,几乎具备完全的自主权。这一点,杨延寿不得不服。
对比明清双方的人员素质来看,洪承畴、济朗、吴三桂等人,远远要比朱由榔、卢莫渝、孙可望等人强得多。明国唯一有利的实力,就是所谓的华夏正统,一堆的仁义道德,大情怀大气节。然而这些实力,都是虚的,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人的一生,要想有些作为。如果没有当老大的气质和能耐,就得想办法跟对一个老大。这个和民族大义、国家情怀等等仁义道德,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不是靠愿望来支撑的。如果硬扯上民族情绪和骨气热血,跟了一个无能的老大。其最终悲惨的命运,恐怕是早已预备好了的。
杨延寿叹了口气,缓缓收了刀。
作为杨令公的后人,杨延寿一直生活在先祖的荣耀中。但为了切身利益,大明对杨家的先祖,采取了选择性遗忘,从来不把杨家,看成汉人,这个令他很是别扭。
有个光辉的先祖,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但先祖毕竟是先祖,和自己的年代相隔太远。杨延寿从未在外人面前,提起过先祖。但一到关键时刻,被选择性遗忘的先祖,总是被人们刻意主动拿出来说道。就比如躺在地上的庄志城。
曹继武见识不同凡响,或许他有很好的见解,杨延寿于是问曹继武道:“对于本家令公的荣耀,曹老弟是怎么个看法?”
“这只是人们,需要强者的一种心理需求。”
杨延寿闻言,一头的雾水:“此话怎讲?”
曹继武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道来:“强大,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宋明两朝,中原人和北方游牧的征战中,败多胜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