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倒不一定,不过我得了解公司与政府部门达成的合作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在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上做文章,让人感觉到热闹的气氛,人一多,公司的老人示范效应自然就会很快出现,那时我们不花钱就能达到目的。
郑策沉思了一会,说方成,你说的有一些道理,其实我也清楚,我们现在公司的人虽然默认了发展下线的方式,但其实大家都是看重那块地的,看中那块地的升值空间的,这是我们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将我们与社会上负面的打击区别开来,你说的做法正是这种宣传的延伸,肯定会让人踏实的。
我说是啊,所以我们得从三个方面入手让大家放心,一是项目的政府背景,二是财务管理的银行背景,三是以后的上市背景,只要有了这三点,谁也不可能怀疑。
之后我就耐心对郑策进行了分析,郑策虽然跟着邱得志经历过各种事情,可毕竟没亲手做过传销方面的事,所以此时我的想法一说,他居然也连连点头,我相信,如果此时让他投入,他也会的。
通过这件事,我也初步试探了郑策的能力,我相信一个保镖除了阴险凶狠之外,要说对经营策略的理解,对一种发散式的下线发展策略的思考,除了去复制,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思考的。
而那个叫吴菲的,也有着共同的特点,她对经营的思考可能也仅仅缘于复制。
这就是我的机会,我得像林小娟那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说郑总经理,你把我的观点对大老板汇报一下,如果赞成呢,我们就再往下考虑,如果她认为不合适,那就依她的办法吧,我就听她的,她说一步,我执行一步。
郑策很快就离开了,他的匆忙让我感觉他一定对我还隐瞒了什么。不过我想得很清楚,无论是背后那个老板还是郑策,都只把我利用而已,要说相信,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之所以选择了我,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