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82年圣诞节的《et外星人》事件,不过是一个总爆发的导火索而已,其实美国人民对整个家用机行业的敢怒不敢言,早已酝酿积蓄了很久。
……
给雅达利方面甩了脸色之后,顾骜在旧金山暂时没有别的事情要处理了,匆匆赶回华生顿念书。
此后三个星期并无什么新鲜见闻值得赘述。
顾骜一回到华生顿,仅仅准备了一个周末,先参加了一场基辛格教授主持的presentation,学术表现还算不错。
然后,是两个星期的认认真真搞学问、做论。期间顾骜每天都只有晚的时间,电话了解一下生意的各项进展,顺便遥控指挥点拨一下,剩下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业。
他深知自己并未掌握一线情况,所以决策非常谨慎,尽量给下面的人放权。
到3月初时,轮到了例行的下一轮presentation,同时也是期论结题。
顾骜从伊拉克回来时,基辛格给他布置了一篇大综述。这一个多月来的三次阶段性汇报,都是展示这个综述课题的分步进展用的。如今,终于到了正式找期刊发布的时候了。
有基辛格做导师,顾骜的论自然是想投哪里投哪里。在国际关系学这个细分领域内、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国际安全》和《世界政治》两大期刊,几乎是敞开了接受稿件。
居然小改都没改,直接过了。编辑事后还给基辛格回电,表示下个月的期刊能看见——当然,这个编辑并不是专门为顾骜这一篇论打电话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应该打给顾骜本人,而不是劳驾基辛格接电话。
事实,是基辛格带的博士生们,这一期集投了3篇论。除了顾骜之外,还有两篇也都过了,其一篇要小修,一篇直接过。
所以编辑的电话才打到基辛格办公室——这是表示“您老带出来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