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的身份,还俗回家,侍候老母。
王阳明因此事,悟出了一条人世间的真理:无论何时何地,人性都不能,也不会被泯灭。人性,会永远存于天地之间。
贺世忠讲完了这个故事。他对白衣书生说道:“程朱理学、三纲五常,披着灭人欲的皮,干着灭人性之事。其实,人欲即为人性,人性即是天理!我家里朱夫子的那些书,早就让我一把火烧光了!”
白衣书生满意的点点头:“兄台大才,二位,请进吧。”
贺六笑呵呵的问:“你还没考我呢。”
白衣书生道:“您是他的老师。学生的学问如此,老师的学问也浅薄不到哪里去。”
贺六父子,跟着白衣书生来到书院里的一片柳林之中。
无数夏蝉,在柳林里鸣叫着。柳树下,上百名书生,围成了一个圈。贺六父子默默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
圈子的中心,站着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子。这女子身穿露着半个胸脯的唐式抹胸襦裙。她披头散发,全然没有半点妇人家的矜持。她的右手里,还拿着一个白瓷酒壶。
不过,散乱的头发,遮不住她姣好的面容。
贺六见到她那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脸,甚至想起了年轻时候的白笑嫣。
这女子边喝酒,边痛斥程朱理学、三纲五常。
贺六听着她这套看似狂悖的理论,心道:这女人所说的话,倒是跟何心隐当年在苏州文会上所言,如出一辙!
贺六小声问旁边坐着的一个书生:“这位姑娘是?”
书生答道:“你连她都不知道?真是孤陋寡闻。她是何心隐先生的独女,江南才女,何芳晴。”
贺六心中大喜过望!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抓到何心隐,却找到了何心隐的女儿!立仁书院,没有白来!
何芳晴终于讲完了自己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