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为私欲、淫欲、贪欲。”
白衣书生点点头:“你觉得朱熹所言是对是错?”
贺世忠的脑子飞快的转动着。他早就听说,立仁书院是泰州学派的分支。而泰州学派排斥程朱理学,崇尚阳明心学。将传统儒家的三纲五常当作歪理邪说。要进这立仁书院,自然要痛斥朱熹一番。
贺世忠道:“我觉得朱熹是一派胡言!什么存天理,灭人欲?人欲即是天理!”
白衣书生赞许的点点头:“好。那你说说,为何人欲即为天理?说对了,我便让你进去。”
贺世忠道:“我想给兄台讲一个故事。”
白衣书生道:“愿闻其详。”
贺世忠给白衣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弘治十四年,王阳明来到杭州鸡鸣寺,见到了主持静言禅师。
静言禅师礼佛三十余年,早已看破红尘,悟透生死。乃是杭州当地出了名的得道高僧。
二人坐在鸡鸣寺的一棵菩提树下清谈。
王阳明问:“禅师还有家么?”
静言禅师答道:“出家之人,已是无家。佛门即是家。”
王阳明道:“我换一种问法。禅师可还有亲人活在人间?”
静言禅师又答:“母亲尚在。”
王阳明追问:“你想她嘛?”
静言禅师陷入了沉默。一阵轻风吹得菩提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
盏茶功夫过后,静言禅师仰天长叹一声:“怎么能不想呢?”
说完,静言禅师惭愧的低下了头。出家人不打诳语,他说了实话。可这句实话,不符合他得道高僧的身份。
王阳明站起身,凝视着静言禅师,严肃的说道:“想念自己的母亲,并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
听到这句话,静言禅师站起身,恭恭敬敬的朝着王阳明行了个礼。第二天,他舍弃了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