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玩宋 > 第212章 第二一二章 台谏上场

第212章 第二一二章 台谏上场(2 / 5)

乐,不过一年,官家已深埋泉下,再不得见。而韩琦、欧阳修竟和新皇合计着追封濮王,这将官家置于何地?!

其实王珪第一个告诉的,就是王雱。

韩琦第一次上书说这件事的时候王雱正巧出使辽国去了,当时王雱是想着官家堂堂一国之君,身后之事绝对没人敢怠慢。这次韩琦上书王雱也没放在心上,在他想来官家对赵曙已经够好了,赵曙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要知道,官家可是生前就让赵曙监国近一年,等同于提前把天下交托给赵曙。生在帝王之家,哪怕是亲生父子也无法做到这个地步吧?

听王珪说完御前之事,王雱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王珪知道王雱和韩琦私交甚笃,也没非逼着王雱表什么态,把话说完就转身走了。

王雱默不作声地回到谏院,寻吕诲把这事说了。

吕诲当即拍案而起:“岂有此理!”

谏院这边传开了,御史台那边自然也很快知道了。

司马光得了消息,一马当先地把反对折子递了上去,引经据典地表示此事不合礼法。要知道司马光可是能为大乐之礼和范镇辩论个几万字的,赵曙他们这个做法完全是往他最大的雷区上踩!

司马光开了路,其他台谏官员也紧跟而上,雪花似的奏疏飞向赵曙几人案前。

这可真是比捅了马蜂窝还可怕!

韩琦听闻此事,皱起眉头。他一向是个手段圆融的人,善于平衡各方利害,只要是可以通融的事他很少会做绝。事实证明这一套很行得通,迄今为止他还没与太多人交恶过。

在韩琦看来,官家已经故去,如今赵曙才是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想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那不是很应该的事吗?韩琦下意识认为朝中百官都会同意,是以一开始并没有提出反对。

现在以王珪为代表的两制官员拒绝起草诏书,台谏诸官更是竭力反对,看来明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