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有所谓"褒扬条例",规定妇女"强暴不从致死或羞忿自尽"者,其子孙亲族邻里均可具请地方行政官报请上级长官转报内务部转报内务总长转报国务总理转报大总统,再由大总统亲自题字匾额之上,并颁金银褒章。只是建坊立碑等事,因为民国"进步"了,所以只好由家族自行料理。这种"进步",也许正是促成"世风日下"、"女教式微"的主要原因吧?
但是,不管皇帝立坊建碑也好、大总统不立坊建碑也罢。
中国的"贞节烈女"到底还是"贞节烈女",她们照样要代代相传——要"拒奸殒命、要"拒奸自尽",要为一个莫可名状的意识形态玉殒香消!
这种"羞忿自尽"的遗风,自民国成立以来,名腑多,试举五个如下:
一、民国八年八月十五号的晚上,安徽军阀倪嗣冲的安武军第八路第一营的士兵二十多人,在一个军官的率领下,冲进安庆的女子蚕业学校,强xx了校长张女士。张校长为了顾全面子,吃了哑巴亏,并且拜托他们对外不要声张。这么一来,他们的胆子更大了,半个月后(九月一日),第二次破门而入,又增加了八十多人,把所有的女教员和女学生都轮奸了,许多女教员和女学生受不了这种侮辱,纷纷自杀了!
二、民国十一年陈炯明军队进广州。广州一个女校的教员张女士,在结婚后三个月就死了丈夫,她守寡到第七年,正碰到叛军进城,竟被强xx,她乃上吊自杀。李睡仙《陈炯明叛国史》中收有她给儿子的遗书,提到:"汝母清操横遭污玷,当时虽于无可抵抗的场合,皇天后土,汝祖若父谅亦鉴原;唯含羞忍辱,有何面目见人……但望汝……投身军界,免受人欺,时时追念汝母今日之死,为强徒而死也。"
三、民国二十六年,日本鬼子侵入南京,由军阀谷寿夫率领的第六师团,演出了"南京大屠杀案"。据外侨所组织的国际委员会的统计,光在二十六年十二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