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 > 我要继续给人看看病(一)

我要继续给人看看病(一)(12 / 18)

看徐道邻《语意学概要》页三,一九五六友联版)来掩藏他的"原意"。这种骑墙的态度充分显示了他对纯知识缺乏一点儿"心智真诚"。

徐先生的这类言论,何以弄得依违两可呢?这里含藏着一个有关治学及求真的重大问题。学问上的结论有时虽合真理,但不合一时一地若干势力人物的情感趋向。碰到这种情形、学人怎样办呢?这就是考验学人的学格高下的重要关头。

把"心智真诚"当做第一个考虑标准的学人,在这种关头,常常表现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伟大风范。然而,在此时此地,许多知识分子所表现的,则是"看风使舵"。因此,他们的言论,不是做权威的注脚,便是两边讨好。难怪在此时此地,真理竟像消失在浓雾中的太阳,简直看不清楚了!胡秋原的学术水准与君子词令

给徐先生诊断完了,现在让我给胡先生看看病。

无论如何,胡先生是一位病得很"辛苦"的大病人!

我说他很"辛苦",因为他以抱病之身,不知善自珍摄,反倒跳起来,指摘医生有病,敦劝"李敖必须留心自己的身体",因为"李敖君的病,可严重极了"!

站在百病丛生的立场,还这样向医生上条陈,不是太"辛苦"了吗?

研究这病人所以不肯宁静的原因,实在不是难事,看看他的心理状态就知道了:

胡先生今年五十三岁,比李敖"这位年青(该是"轻")人"

的年纪正好多一了倍。胡先生说他对文化问题的"注意和研究","凡四十年"。换句话说,他从十三岁就开始准备"超越前进"了!因为胡先生骂我缺少"学问的良心",所以我不敢怀疑他说谎,我只好说他"早熟"得可怕!

胡先生"超越前进"、"凡四十年",他认为"人生之意义,即在创造文化"。按说他该"创造"了一点"新文化"给我们示范了,可是他却没有。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