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四分之一是牛马这样的大型牲口。
血赚是肯定,2000万贯只是打底,说不定三四千万,都有可能,这恐怕是北宋在历次战争之中,获得的最大的收益了,有了这个,就算是给辽国一百年的岁币都划算了。
该谈的都谈完了的,很自然的,放在了这个可能会持续的互市交易上面,按照韩琦的评估,在原来西夏土地上面,一年最少可以产出700万头羊,100万头牛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马,哪怕是把这个拿出十分之一,就足以支撑这个交易继续的做下去。
可是,需求的只是粮食,而不是大量的铁料,同时大量的铁料也不太合适广泛的输出,韩琦签订的,已经是极限了,能够做出的,也就只是粮食交易。
粮食送过去,有些亏了,5贯粮食,跟对方交换,或许,获得的只是一丁点的利益,这让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北宋高官,有些难受。
要如何降低粮食的成本呢?
一个参知政事突然提出了一个办法,修路啊,把路修好了,不就可以降低成本么,在一定程度,还可以的运用水运的方法。
没错,这是一个的足够的切入点,为什么同样是前线,河北前线的粮食价格,就远比陇西那边低,就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存在。
水运相对于陆运,几十分之一的成本,就算是关卡,运费,这些全部夹杂在一起,也不高,这也是江南的稻米,送到汴梁只有700文,到河北也不超过800文的根本原因。
可是陇西不一样,黄河虽然有,可是只有少部分地方通航,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依靠人,用车,或者是背,生生的弄过去的,哪怕路上,消耗的的粮食,已经是数倍于的运送的粮食本身。
谁都知道,把路修好一点,大规模的使用马车,是可以让运费减少,而且减少到很多,可是北宋没钱,仗也不是时时刻刻的打,往往是打仗的时候想起来了,拨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