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皇宋锦绣 > 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问题

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问题(3 / 5)

口的来源,在奏折之中,也有的韩琦的简单的解释,西夏占据的土地上面,就可以拿出来1000万头牲口,草原上面的承载能力,远比他们想的更高的。

韩琦也提出了一个想法,把这个互市给继续下去,类似步人甲的交易,只是这么一次,辽国也没有那个资金,继续的下去,反倒是粮食和其他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可以继续下去。

搜刮干净了西夏的财物,大草原上面,还是可以生长出更多的牲口,只要保持这个互市,就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那么粮食是最必须的,也是游牧民族急切需要的,可是相对于铁器兵器这种,粮食的利润较低。

毕竟,路途遥远,粮食也是大宗的,送到河北还不算明显,到了的西北,一石粮食的价格,会翻出七八倍来,在汴梁这边700文,甚至是在江南只有三四百文的粮食,却高达5贯,这样成交的价格不高。

在确定了前面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可能的前提下,最终的这个问题,也成为了讨论的重点。

因为别的没得讨论了,确定真假还可以讨论一番,当确定是真的前提下,还讨论什么,连跟辽国的合约都商定了。

这多少有些不合理,可是在巨大的收益面前,没有人会去说。

账面上,25万套步人甲,加上其他的配备,价格超过350万贯,可是那是在账面上,这些步人甲最少都使用十年以上了,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铁器不值钱了。

没错,从大名铁匠作坊,介入到了北宋的他铁料之中,铁器的价格就大幅度的降低的,按照新的标准,步人甲每斤的价格,只有60文,是之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一批货物,价格最多也就是百万贯。

可是交换到的,却是千万头牲口,无论大小,品种的,一贯买10头,就是是羊,还是那种刚刚出生没多久,就没有多少肉的小羊,也足够让人惊喜,更别说,其中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