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桃之夭夭 > 第四章 豆棚篱落野花妖(2)

第四章 豆棚篱落野花妖(2)(3 / 14)

们当面不说,背地嘀嘀咕咕的,但何民伟不在那几个男子气的男生中间,根本不入她们的视线,因此是以轻蔑与讥诮的口吻,觉着此事很滑稽,也不那么太当真。只是,由那担任眼线的女生传到何民华那里的时候,事态变得严重了。

何民华是夸张了形势,可是,有一点,她算看对了,那就是,何民伟受郁晓秋吸引。但是,她没看对何民伟究竟是受郁晓秋哪方面的吸引。她认为这吸引来自郁晓秋被公认的那方面,即“风流”两个字。在此,她落入了一般性的窠臼,也落入偏见的窠臼。像何民华这样,出身于保守的市民家,受的是教条的学校教育,对于男女关系的认识是古板和实用的,然后就到了重工业的车间,在这劳作的阶层里,两性关系揭开了肉欲的一面。她很难有机会得到其他的新鲜细致的体验,她只有顺着一般性和偏见走。所以,她便对何民伟和郁晓秋的关系紧张起来,密切注意动向。可是,自那一次上门找何民伟之后,郁晓秋再没来过。何民伟每月四天放假回家,表现也很正常。直到备战结束,他们这一届学生全从乡下撤回来,等待毕业分配,空气一直很平静。甚至,连那眼线来报告的,也不外乎是一些旧情况。他们父母,相继从干校回家,每日上下班,这个家,又回到原先的生活秩序,全家的中心大事是何民伟日益迫近的分配问题。

他们这一届分配去向大局已定,就是下乡,有插队落户和农场两种,各有利弊。插队落户收入是不可靠的,等于是做农民,但行动来去却是自由的。农场有固定工资,是农业工人,但多是在边疆,亦有纪律管束。何民伟家经济不成问题,不指望他赚钱,只要他离得近,可叫得应。所以倾向插队,地点是江西或者安徽。这两个地方又是利弊各有,前者是种稻区,可吃大米;后者生活艰苦,但交通更为便利。最好的情形是安徽淮南地区,又近又有米吃,但人烟稠密的淮南,每个学校只有可数的几个名额,专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