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街角两边,以及那三个街角,相继推墙开店。一爿爿的店开出来,卖什么的都有。奇怪的是,这里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繁华,只是杂乱。隔条街的闹市,似乎暗中有一道分水岭似的,就是漫不过来,这里终是梢上的阑珊气象。举一个例子,就是隔了南北小街的那个街角,原先不是一个什么设计院吗?这时变成了一个大商厦,玻璃幕墙,大理石台阶,里面是自动电梯。和所有商厦一样,一层是化装品,皮件,皮鞋;二层是女装部;三层男装部;四层运动系列;餐厨用具;五层,食街。很完整。可从开张第一日起,就不景气。招租招不满,接着又退租。很快便转手,成了一幢家具城。结果更惨,没等二楼铺面摆满,就关门谢世。此后,又陆续开过电脑城,装潢材料世界,全都是前脚开张,后脚打烊。最终,还是闲置下来。这空荡荡的庞然一大楼,玻璃幕墙上蒙了灰,颓败之气逼人而来。就好像是在这大厦骚动不安的影响下,所有那些店铺,都处在关和开的交替之中。不时地开张,不时地关门,经营的内容便不停转换:餐饮、百货、照相器材、彩扩、箱包、礼品、发廊、面包店……然后再是餐饮,百货,彩扩……每一转手与开张,都要兴土木,拉来建材,运走垃圾,就在此起彼落之间,那布店隐退了,而人们似乎也早将它忘记。
也不知怎么的,布店的木排门,变成了厚重的不锈钢铁门,巨大的一扇,开在原先两扇门的正中,也就是那个圆角上。原先门的位置,则是两扇装有铁栅栏的窗。铅灰色的光亮的不锈钢材料,本应该有冷漠森严的表情,可周围的小店铺多和杂,早掩过去了。这街角又小,也是地理位置的局限,在这样的小犄角里,能盛下什么大排场?原先一点旖旎的小调调,因经不起粗陋的折腾,变得庸俗了。那些店员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