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缤纷的色彩,店里进的布里,花色也多了。有一种线呢,多是质朴老实的女孩春夏之交穿着。粉红与粉黄,相配的格子,甚至更强烈,大红与黑相配的格子,有些乡气的妩媚,不大入这里的调。可是,颜色跳起来了。夏天,光与影是比较激烈了。再接着,秋天,又开阔了,倒不是树叶的问题,而是,空气,清澄与爽利,天便高远起来。虽然是混凝土的世界,却也触碰得着些自然。一季一季的转换,那在布匹上撒尿的小孩不再来了。再过过,见他背了书包自己进出,很矜持地,不理人了。
这街角最动荡的时日,大约就是房屋大修。碗口粗的毛竹用卡车运来,卸在路边,接着又竖起来。头戴安全帽,身着帆布工装的工人攀上攀下。就是这时候,还有顾客上门呢!从脚手架底下钻进来,走进店门,买一点布,再钻出去。虽然是大动作,可是,也并非那么闹。脚手架上的竹爿偶尔响一阵,就又静下来。而且,很快,不知不觉中,脚手架的毛竹又横在路边,装上卡车,拉走了。一时会觉得门口很敞,过两日,又惯了,回到原样。
布店,是街角一段可纪念的日期,它仿佛代表着一种生活:安稳,实际,细水长流。之后,情形就大变了。几乎想不起来,那布店是什么时候关门大吉的。好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