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十两白银,全面一百二十两银子,这个俸禄已经超过了知县大人的俸禄。
一些生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府县衙门去应聘,经过考核,部分的生员被直接录取了,且明确了到什么地方去授课。
兴办义学是善举,官府能够做好这件事情,无疑是真正的为百姓考虑。
苏州各地的读书人,对郑勋睿以及官府的看法,迅速发生了改变,兴办义学和东林书院比较,肯定不在一个层面上的。
九月初,苏州各地的义学陆续开课。
知府文坤大人、原任知府李岩大人,参加了好几处义学开课的仪式。
苏州各地的读书人、士大夫等等,都参加了各自地方上义学的开课仪式,他们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参加的,不过他们发现,官府在兴办义学的事情上面,是真正下功夫的,学堂每日承担先生的开销,还提供一顿学生的饭食。
义学以最快的速度在各地开始兴办起来,此举也逐渐凝聚了读书人的思想,让他们开始真正的思考南京兵部尚书郑勋睿究竟是什么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