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在京城之中没有表现出来,皇室和官吏的粮食是得到保证的,可北直隶、陕西、山西等地的老百姓就遭殃了,漕运输送的粮食不多,北方连年灾荒,导致了粮食价格飞涨,南方一石粮食三两银子,北方一石粮食高峰期间达到了三十两银子左右。
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要么他维持原状,睁一眼闭一眼,保证京城粮食的供给就可以了,要么他就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将南方大量的粮食运送到北方,让北方的粮价下跌,让老百姓真正受到实惠。
出任了漕运总督,郑勋睿可不会闲着,早就开始梳理各方面的情况,了解漕运存在的利弊,考虑下一步该如何着手履行职责。
盯着郑勋睿一举一动的人更多,特别是东林党人和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
八月二十日,辰时,郑勋睿离开京城,郑家军将士早就在京郊十里之外等候,郑勋睿的身边仅仅跟随徐望华、洪欣瑜和王小二等人,他离开京城是非常低调的。
快到京郊长亭的时候,郑勋睿远远就看到了杨廷枢。
杨廷枢出任应天府府尹,自己都没有想到,不过这京城的府尹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长亭里面摆上了酒宴,这是送别酒宴。
郑勋睿进入了长亭,其余人都在外面等候。
杨廷枢端起了酒杯。
“清扬,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出任漕运总督,如此重要的职责,怕是要你劳累了。”
“淮斗兄,你出任应天府尹,担子也不轻,这京城里面的事情,可不好管。”
喝下一杯酒之后,杨廷枢的面容变得严肃起来了。
“京城里面的诸多变故,我都知道了,想不到刘大人、甘大人和王大人也弹劾你了,刘大人是你我的恩师,王大人亦是你的恩师,甘大人曾经担任陕西巡抚,他们和你我都是有交集的,我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