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金书留在了桌子上。
王旭目光中带着笑意,这篇诗文,预示着他的回归,也预示着他的履历上,又将再添一笔。
履历,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
平常你不会用到它,但是在评定大儒,或者修史的时候,这就必不可少了。
假如王旭跟其他人,一起评定大儒,对方的诗文数量与质量不及他,二选一,他成大儒的可能性就比对方更大。
同样,写出的高质量诗文多了,被人记住的可能性也更多,要是他身上有几十篇这种诗文,能够装订出一本王旭诗集来,别说他几年不出现,就是几十年不露面,别人也不敢否定他的才华。
这几年,王旭稍微低调些,就被人在暗地里说江郎才尽,还不是因为他拿得出手的诗文太少,无法证明他是个文豪,而不是昙花一现的过客。
“敢问公子,您如何称呼?”
名利居的掌柜,小跑着从楼上下来,拉着王旭寒虚问暖。
王旭微微一笑,对着周围人拱手道:“小生王旭,字续之,见过诸位了。”
“王续之,可是写出,世人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的王续之?”
一名读书人站起来,向着王旭询问道。
王旭听了,微微点头,一笑而过。
书生没等再说什么,一位士绅又站了起来,继续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首诗呢?”
“也是...”王旭谦虚的拱了拱手,算是对大家的问候。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是不是你的作品?”
听到还有人问,王旭继续点头,这首诗是他在江南所做,老师带着他去访友,见到了一名画道宗师。
宗师画出一幅山水画,让王旭即兴作诗,王旭便抄来了这一首。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