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幅,摆在一楼客厅里面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王旭之前听过,有的酒楼只对文人开放,每一年州试前后,都是一场文学盛宴。
看来,名利居也差不多,虽然不禁止有钱人进来,追求风雅却不落后,不用想也知道,能将字画摆在这里的,别管叫不叫得上名字,恐怕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老师走后,我这几年深居浅出,确实有些低调,连外面人都说我是江郎才尽。这次来扬州赶考,低调是不可能低调的,既然如此,不如所幸就高调一次。”
王旭心思一转,看向大堂内的食客,发现其中不乏士绅文人,于是开口道:“拿笔来!”
店小二一挥手,便有伙计端上笔墨。
将笔拿在手中,王旭思索片刻,提笔写道:“悯农...”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诗,放在后世就跟床前明月光一样,基本上谁都能哼哼两句。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八句诗,前面还有四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前四句王旭没写,为什么不写,一是前四句只能算一般,二是前四句太招人恨。
他可是朱党的后备役成员,写诗,写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不是讽刺士绅兼并土地,给寒党新政摇旗呐喊么,当然不能那么写了。
只写后四句,去掉那些带有讽刺性质的,就只剩下了对农民辛苦,对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的劝说,算是标准的政治正确。
至于满大桌子的菜,酒足饭饱,写这样的酸诗是否合适,其实一点都不影响。
历史上,生于唐代,一路做到宰相位置,写下这首悯农诗的李绅,可是一位最爱吃鸡舌头的雅士。
传说中,李绅吃饭,必点凤舌这道菜,一顿饭要杀三百只鸡,